当前日期:

本科生校友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项祖芬的“稻梦”人生

时间:2023-03-27  来源: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点击数:

她,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又选择回到田地间。作为水稻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人员,她20年扎根基层,与土地和种子打交道,潜精研思,追逐着自己的优质杂交水稻培育梦想,成果累计推广种植2亿亩以上。她曾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和第十二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今年3月,又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她就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项祖芬。

清澈的热爱

只为童年的那颗“种子”

1977年,项祖芬出生在重庆市万州区大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父母却省吃俭用,支持鼓励她通过读书走出大山。作为家里最受宠的幺女,懂事的项祖芬深知生活不易,在刻苦用功学习之外,还主动帮助家里干农活,小小年纪便是田地里的熟手。每到放假,别的同学都直接回家,项祖芬却会先去自家的田地里面走一圈,看看作物长势。当时的她也说不上来原因,只是觉得看到田地的庄稼长得好,整个人心情就很愉悦放松。“那时候的孩子都要下地干活儿,以前的生产方式也比较落后,大部分都是依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最后产量也不太高。以前总觉得家里有干不完的农活,每次周日收假回到教室上晚自习,老是打瞌睡,真的太累了。”项祖芬说。考上大学选择专业时,出于要为农业生产做点改变的朴素愿望,项祖芬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当时我父母还是想让我学医,可能在他们的观念里,不管怎样都不想让子女再跟泥土打交道。”她分享到。懵懂的项祖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农业的爱这么深,无意之间两个志愿都报的农业大学。4年的大学时光,她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不仅打牢了专业基础,还丰富了学术视野。本科毕业后,项祖芬选择了报考水稻育种与栽培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让她坚定选择这个专业方向的是她的偶像——袁隆平院士。中学时期项祖芬就对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如数家珍。《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等论文著作更是她大学时期案头的常看读物。为了追随袁隆平院士的脚步,当年高考志愿的另一所大学她填报的是西南3044永利集团最新链接。在面临考研的又一选择时,项祖芬果断选择了水稻育种与栽培专业,通过另一种方式“追星”。她的研究生导师也是这个方向的专家,耳濡目染,项祖芬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边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一边行走在清晨的稻田。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她是水稻种子的“裁判员”

200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项祖芬进入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始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一干就是20年。在团队里,项祖芬主要负责对父本和母本结合后的种子进行观察和鉴定,就像一名“裁判员”,对新种子是否有资格继续被研究进行分析评价。脚穿水靴、头戴遮阳帽、手持小竹竿和记载本……每天早晨在水稻田里转悠两圈,每天下午收看天气预报是她固定不变的习惯。与土地打交道,是十分辛苦的。为了熟悉作物的生长特性,在水稻生长的季节里,项祖芬更是日夜在田里转。“得益于这个特殊的习惯和长期坚持,我熟悉试验田里几十上百个品种的生长状况和生育特点,能对每个品种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价,鉴定筛选出适宜本生态区种植的新品种。”说起水稻育种,严谨少言的项祖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水稻出苗期、抽穗期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它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需要时刻关注生长情况。它长得好,我就感觉非常的高兴。”“技术适不适用,能不能切实解决生产问题,农民满不满意,收益高不高是我们研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年来,项祖芬先后主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四川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等各级科技项目20余项。参与选育出蓉18优662、内6优138、花优357等20余个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7项,荣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6项。这些成果累计推广种植2亿亩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50亿余元。

不惧病痛折磨

她是稻田里的“守望者”

2022年夏季,绵阳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但对水稻育种来说,这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近四十度的高温天气下,项祖芬带领研究团队早出晚归,汗水浸湿的衣衫一整天就没干过。这对普通人已然是很大的考验,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项祖芬就更是一种磨难。曾经有两年,项祖芬在水稻抽穗、开花的关键期患尿路感染便血,医生告诉她,这是因为长期湿热过重造成的,建议她换个工作环境。但她却不以为然,也没让领导、同事知晓,白天依然坚持到试验田做记录,下班后再去医院输液治疗。2018年,由于长期得不到系统的治疗,项祖芬患上了肾病综合征,药物的副作用让她整个人完全变形。当时有一个调整岗位的机会摆在她面前,身边的好友和同事都心疼地劝她换个岗位。但她毅然选择留在了坚守了多年的水稻研究岗位,继续在田地里日晒水泡,无怨无悔。当记者问到当时家人有没有劝她调岗时,项祖芬笑了笑答道,“没有,因为家人知道我的性格,虽然平时看着很温柔随和,不爱说话,但内心是一个较真的人,我只要想做一件事,一定会坚持到底。”生活中的项祖芬是一个很爱干净的人,屋子里总是收拾得整洁有序,在田地里仍是这样。“地里如果让我看到一根草都不行,必须拔掉,我的田地必须要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在她眼里,水稻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都需要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家”里。正是这样的热爱,才让项祖芬不顾病痛折磨也要在这片稻田里坚守。

推进农业现代化

她是稻香里的“演奏家”

“粮食安全的基础在种业,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需要我们要打好种业翻身仗。”项祖芬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信念,也一直在这样做着。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她亲身经历了国家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从小时候用牛耕田,到使用小型机械种植,再到大型机械规模化种植,我见证了中国农业一步步的变化,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项祖芬说到。她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在推广机插育秧叠盘暗化催芽技术时,有合作社工作人员焦急地找到她反映种子出苗不整齐,将会影响后续生长的问题,她立即前去实地考察。经过一番分析,项祖芬迅速找出是由于种植户为节约场地将秧盘码放过高过密导致的,并现场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办法和补救措施。从此,“水稻生产有问题就找项老师”便成了大家共同的默契。2019年至2021年,项祖芬主持示范的迟栽机插杂交稻丰产增效技术和水稻绿色提质高效集成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验收亩产达700公斤以上,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辐射带动上万亩,让老百姓在水稻种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科技服务“三农”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禾下乘凉不仅是袁隆平先生的梦想,更是许多从事水稻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毕生追求。项祖芬坚定地说:“而今,先生千古,但还有一代又一代的水稻人继承他的遗志。我将继续坚持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努力成为农民的依靠,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毕生力量。”

(转自《绵阳通讯》2023.03期;作者系绵阳市游仙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党委办电话:028-86290875  行政办电话:028-86290872  就业办电话:028-86290871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雅公网安备5118010004号  版权说明:Copyright © 2021 NXY.SICA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光临版权所有。